产品描述
产品介绍
随着3D细胞球在药物筛选、体外肿瘤研究等领域中的有效应用,对于能更好地产生大量均一细胞球的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加。HonrayMedTM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可一次大量的制备均匀、尺寸可控的细胞球和拟胚体,是解决该需求的一种有利工具。
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在常规6孔板内嵌入3D细胞微阵列培养单元,每个培养单元含有2869微孔,即可在同一培养条件下得到2869个大小均匀的细胞球,这些细胞球可以直接在板中进行检测或从孔板中收集细胞球用于下游应用。
产品应用实例
1.实现高通量、均一化,可控尺寸的3D细胞球和拟胚体
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可用于培养MSCs,形成高通量,大小均一的3D拟胚体。通过调节MSCs的接种密度来灵活控制形成3D拟胚体的尺寸大小,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微孔中均可形成一个3D拟胚体,其尺寸均一,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拟胚体体积不断增大。形成的3D拟胚体在不同的诱导分化条件下可构建出类心肌,肝脏,肺,神经,胰腺,功能性甲状腺,神经视网膜,上皮等多种组织。
图1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内不同MSCs接种密度形成3D拟胚体的生长状态
2.支持多种细胞类型的高通量3D细胞培养
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支持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培养,如HEK293、NIH3T3、乳腺癌及肺癌细胞等(见图2)。本产品尤其对CHO-K1细胞的3D成球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见图3),对比在Supplier H中培养的CHO-K1细胞,在培养第5天,细胞才开始聚集,且每孔出现多个散在的细胞团簇及细胞贴壁扩增的现象,培养到11天时,细胞球表现出发黑坏死的现象,而在本产品中培养的CHO-K1细胞可在3-5天聚集成一个3D细胞球,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D细胞球体积可逐渐增大。
图2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内不同种类细胞形成的3D细胞球
图3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内不同时间点CHO-K1细胞球的生长状态
3.重构肝细胞极化和肝功能表达
在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中,肝细胞可以自主聚集形成细胞球,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球直径逐渐增大(见图4)。成球后细胞-细胞间接触有利于肝细胞结构的极化,肝脏微环境的重构和肝功能特征的表达。为研究肝细胞的极化,将肝细胞球进行胆小管转运蛋白多药耐药蛋白MRP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荧光染色,如图5所示,MRP2和ZO-1共定位出拟胆小管结构,结果表明肝细胞球极化的形成。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荧光表达证实了肝细胞球的CYP450生物转化功能的重现;同时肝细胞球分泌的BUN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表明肝细胞球可维持肝细胞功能长达25天。
图4 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内不同时间点肝细胞球的生长状态
图5 肝细胞球的肝细胞极性及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的表达和不同时间点的BUN分泌情况
产品规格
相关产品
-
创新耗材
高通量3D细胞微阵列培养孔板
-
试剂盒
人源肿瘤组织酶解液
-
自动化仪器
个体化小型低氧细胞培养系统Xcell Mini